

如何做好企业“娘家人”
记者 臧尊
“叮铃铃——”上午9点刚过,浦锦街道社区营商环境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起。“锦心办”涉企事项一口受理平台的服务专员迅速接起听筒,电话那头的声音略显焦急。来电话的,是上海鲁苏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负责人,对方遇到了棘手的事情急需帮助。
放下电话,服务专员立即将工单录入“锦心办”涉企事项台账,10分钟内与对口业务人员沟通清楚企业“痛点”,3天后困扰企业许久的难题迎刃而解。从电话铃响到难题破解,每一次紧急响应、每一环高效协作,“锦心办”用无数个这样的日常,织就政企连心的“高速路”。
“小到员工通勤班车协调,大到产业链资源对接,街道都主动帮我们想在前头。”某企业负责人感慨。
在企业常态化发展中,涉及“生死攸关”的重大诉求往往在关键节点出现,但诸如政策申报、人才招聘、员工关怀等日常需求却如“毛细血管”般渗透于经营全流程。于是,“锦启暖心”服务应运而生,整合了街道资源与企业共性诉求,为企业送上了惠企大礼包。
礼包涵盖三大维度——“护企远航”聚焦企业成长痛点,提供政策精准匹配、法律咨询、企业开办等8项护航服务,助力企业轻装前行;“招才引智”破解人才难题,通过教育医疗、创业就业培训等5项举措,为企业注入“智力活水”;“悦享生活”关注人文关怀,以健康义诊、文体活动定制、子女暑托班等5项暖心福利,提升员工归属感。
18条服务清单既覆盖经营“主动脉”,亦疏通民生“微循环”,以“实事清单”为笔,在细微处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“大文章”,让“暖心服务”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。
“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申请哪一级别的政策优惠,就像学生时代拿奖学金一样。我还是更建议你们申报个人奖,这一块你们有优势,没必要去‘卷’组织奖。”在上海珩天实业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,浦锦街道营商办政策专员手持政策清单,向企业逐条比对闵行区政府质量奖申报细则,帮其选择合适的申报“赛道”。
过去,政策推送常如“大水漫灌”,企业要在较多条款中“大海捞针”;如今,浦锦街道以“精准滴灌”思维,将普惠式服务包升级为定制化“服务锦囊”,让政策红利从“广覆盖”转向“深渗透”。依托重点企业“服务包”制度基础,街道企服专员会帮企业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条款,现场形成“一企一策”专属锦囊。
2024年底,浦锦街道官方公众号“惬意浦锦”发布了一篇名为《浦锦大自然里的宠物学校来了,带上“毛孩子”尽情撒欢吧!》的推文。推文中,绿茵环绕的Lets Dog宠物学校草坪上,穿着浅蓝色衣服的金边幼崽欢快跳跃的画面瞬间击中“毛孩子家长”的心。短短半天,学校微信客服收到30多条添加好友申请,负责人激动地给街道发去消息:“今天公众号一发,引流效果一流!”这场景正是浦锦街道“锦商”系列宣传的常态。街道以“发现家门口的宝藏企业”为主线,通过用镜头捕捉宠物学校的萌宠课堂、河畔咖啡馆的落日烘焙、非遗工坊的扎染体验等特色场景,以“生活化叙事+实用攻略”重构企业形象,让“小而美”的社区商业焕发“网红气质”。
“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‘酒香也怕巷子深’。宣传不仅是‘扩音器’,更是‘转化器’。”浦锦街道副主任黄莹洁介绍,街道以“锦商”宣传为支点,撬动社区商业“沉默资源”,让“家门口的好企业”从街角走向云端,从邻里口碑升级为城市名片。
从“锦心办”的诉求直通到“锦商”的流量赋能,这份“四锦”攻略让浦锦街道始终像“娘家人”一样,把企业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家事来办。“家在浦江畔,人间似锦缎”不仅是诗意愿景,更是政企携手编织的现实图景。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