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八版:春申风

2025年04月18日
M 闵行观察
家住蒲汇塘边
□ 黄克勤
桥是水的灵魂,水是桥的情书,有桥的地方必然有故事。元代诗人马致远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:“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,断肠人在天涯。”
家住蒲汇塘边上,沿河几百米有五座桥。有百年历史的七宝塘桥,有交通要道七莘路上的一号桥,还有两座专门供行人通行的蒲汇塘桥。小区内,还有一座连接小区南北的彩虹桥。
塘桥是一座石拱桥,在十县未归上海前,被认为是上海最大的一座石桥。桥在南北大街交合处,系明正德十三年七宝人徐寿、张勋筹款建造,清同治三年(1864年)重修。塘为三孔石拱桥,宽5.45米,南北各有20级。
历经百年沧桑,桥栏和桥身已有些斑驳,如同老人残缺的牙齿。那桥身石缝中伸出的藤蔓,又如老人稀疏的头发,飘逸盎然。桥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,气势非凡,颇有意味:“东南绿柳绿水源流远,西北青峰青山气势幽。”是宋元还是明清的?没有考证过。字迹虽然有些模糊,但吟诵一下有良多韵味。
一池清水,倒映着古老的塘桥,每天总有一只小白船来回打捞,船儿开过,河水轻轻地拍打着河岸,惊起一群群觅食的白鹭,拍打着雪白的翅膀,慢慢地飞向远方。
蒲汇塘七莘路上的一号桥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造的,它的前身是一座木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多次改造,现已成为一座八车道的大桥。曾经的上海七宝酒厂依桥而建,闻名全国的“熊猫大曲”经过此桥运往东西南北。
玲珑小巧的蒲汇塘桥,是近年为扩建七莘路而专门建造的两座人行通桥。灰褐色的桥栏,由变形的繁体字“七宝古镇”古体书法构成,古朴典雅,秀丽雅致。
◎ 《闵行报》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
版权所有◎All Rights Reserved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
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, 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
备案/许可证号: 沪ICP备14016889号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