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5年01月11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四版:现场
2025年01月11日

涉及养老、育儿、青年幸福感……

这些事被区政协委员们重点关注

记者 崔松鸽 吴俊艳 覃丛丛 王若曦

1月7日,在闵行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分组会议上,围绕区政府工作报告,政协委员们各抒己见,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
区政协文史委专委会:

扩内需稳外需,最大的是提振消费

区政协委员们围绕文化、养老、教育等民生问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,他们前瞻性的发言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很多具象的操作路径。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曹婕,区政协副主席何曙光参加讨论。

现场虽多为文化工作者,不少委员都相当有“经济头脑”,就如何更好刺激消费纷纷献计献策。

“政府预算这块,2024年为老开支有4.4亿元。”王海滨委员称,现在商场人少,拿出一小部分给老年人发张公交卡或是其他什么,可以随便坐多少趟,是不是能让大家走出家门?话音刚落,鲁哲委员就提出了不同看法。随着话题展开,又有其他委员加入“辩论”,场面一度升温。

文史委专委会委员们大都来自新闻出版界或从事文化相关工作,多为新闻媒体记者或文化企业负责人,他们思维活跃,建言积极,就如何让更多人走出家门进行消费的问题“针锋相对”。

王林委员提到了二次元消费,他认为上海作为中国二次元集中地,目前尚未形成标志性区域,闵行还有机会。

就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扩大演艺演出、体育赛事、文博游戏等市场供给的内容,夏郁青委员说,春申湖四岛建设项目做规划时,能否考虑小剧场演出、脱口秀,给他们政策上的优惠,多做巡演。

“报告非常清醒地提到了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困难,也提到了着力扩内需稳外需,最大的是提振消费”,李姬芸委员认为。

委员们还就青少年心理健康、教育减负、地铁文化元素植入、党群服务中心空间合理利用、大零号湾综合展示空间建设等话题展开讨论,区委宣传部、区委研究室、区经委、区文化旅游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积极回应。

社会和法制委员会:

提升城市青年幸福感

分组讨论中,16名委员们“抢”麦发言,金句不断。讨论的话题中,“城市青年幸福感”一词频频出现。年轻人关切的婚育压力、子女教育、就业创业、心理健康等议题,成为场内场外热议的焦点,相关委办局负责人也进行了回应。副区长、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王凯,区政协副主席胡洁等出席。

“市民夜校闵行分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,年轻人解锁新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了社交新可能。”查家奕委员切入市民夜校“抢票难”问题,“开课即满、一座难求”这样的现象,将很多年轻人拒之门外。她表示,如今,闵行青年夜校共设立56门课程,覆盖近5000人次,建议加强青年夜校和市民夜校的阵地、课程、师资等资源的联动,促进两者资源共享,增点扩容,形成闵行青年人的夜校体系。该内容也是今年闵行区共青团界别的联名提案。

运动也正在拓宽年轻人的生活半径,段振东委员以体育工作者的视角出发谈到:当代年轻人实现“运动自由”没那么简单。他建议:在为年轻人“减压”的同时,应创造更多条件让广大在职人员在工作间隙、通勤时间能“动起来”,茶余饭后出去走走。

妇联界别的金佳燕委员将目光聚焦于家庭建设。她直言道:家长培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,家庭教育焦虑也不断加剧。“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家庭教育新空间,缓解带娃压力的同时助力家庭成长。”她的提议与区妇联已启动的“家+书屋”项目不谋而合。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,未来“家+书屋”项目将在全区推广普及,联合高校、图书馆、城市书房、网红书店等,开展教育指导、主题讲座、亲子阅读等活动,共同构筑起充满爱、智慧与正能量的家庭成长环境。

尚俊委员谈到近年来公众担忧的“安全隐患”问题,“为遏制房屋安全事故发生,需要重点排查老旧房屋建筑消防设施、消防登高作业面和疏散通道等安全隐患,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。”

委员们还就医疗资源差异化建设、公共安全政策、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等话题提出真知灼见,区公安分局、区司法局、区民政局、区房管局、区城管局等相关委办局听取讨论并给予积极回应。

教育卫生体育委员会:

打造闵行卫生名片

分组讨论上,围绕政府工作报道、财政预算报告,16位政协委员先后发言,为闵行新一年发展谋良策、出实招。区政协副主席余梅出席,区交通委、区卫健委、区教育局、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参与讨论。

讨论会上,民生话题打开了委员们的“话匣子”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大家发言热情高涨。

陈芳委员率先将话题引向闵行今年新添的16个家门口为老服务中心。“中心不仅提供贴心的接送、营养的餐饮、舒适的午睡,还有多彩的课程供老人学习消遣,像个‘托老所’一般。”朱虹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社区教育投入,让老年人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。

医疗卫生界委员杨晨皓分享了他“打造闵行卫生名片”的新提案:“建议整合区内散落的医疗资源,加大医疗科普宣传力度,全力推动医疗卫生领域各方携手,实现紧密协调与深度合作。”“产假结束后孩子托管成难题,这是提升生育意愿的关键。”张瑞芬建议将公办幼儿园2至6岁托班年龄下限延伸至1岁并鼓励幼师参与育婴师培训,明晰他们的职业规划和晋升通道。

张瑞芬的发言引发了原继恩委员的共鸣,她建议幼儿园增设针对2岁以内孩子的“宝宝屋”,“闵行超过70%的幼儿教师持有育婴师资格证,让孩子早点进园,不仅能减轻家庭负担,还能让他们提前感受幼儿园的温馨氛围。”

来自上海交大人文学院的张玉梅委员提议在闵行挂牌成立“大零号湾文治计划·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战略实践基地”,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双一流大学优势力量,增强“大零号湾”科技创新功能策源区功能,丰富大思政课程体系建设。

讨论会上,校门口交通隐患也颇受委员们的关注。杨琰雯委员表示:“要完善相关规定,加大执法力度,规范交通秩序;另一方面要尽快优化交通设施布局,保障道路顺畅;学校也开设交通安全课、组织演练,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,希望交警部门多渠道加强宣传,提高公众交通安全素养。”

政协委员围绕中心大局,积极建言献策,在助力闵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,对于委员提出事关闵行发展的意见建议,相关委办局在现场一一回应。下一步区政府将认真研究委员提出的建议,尽快转化为可落地的具体措施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