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4年11月08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八版:春申风
2024年11月08日

M 情感世界

家书抵万金

□ 邵天骏

那年,姐姐被分配到安徽“小三线”工作,那是一个不知名的山区,道路崎岖。父母于是万分牵挂,而给姐姐写信,就成了我的一门“功课”。

在回复姐姐每星期的来信中,我使出浑身解数,力求将信写得圆满,写得有激情、有诗意、有韵味。写好了信,我先读给父母亲听,他们听后,总不住地点头,尤其是母亲,眼圈常常是红红的,泛着泪光,她不忍心女儿离家这么远,也不知道女儿能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。然后,我根据父母的想法对信进行些许修改,再念给妹妹听,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。等到没有问题了,我就将信装入信封,贴上邮票投入邮箱。

姐姐很欣赏我写信的“才华”,她将家中的来信拿给单位里几个小姐妹看,她们读了,竟然低声地抽泣起来,我的信,成了她们思乡的共鸣。后来姐姐来信说,有小姐妹连夜把我所写的信一字不漏地抄下来,每晚临睡前拿出来看三遍,还在一些文字的下面加上着重号、感叹号。思乡之情溢于言表。

为了给姐姐安慰,也为了安抚父母思女的心,我每星期都要给姐姐写一两封信,这成了我一个雷打不动的写作内容。也许,这也帮助我提高了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,因为我想把这件事做得更好,让父母和姐姐都感到满意和温馨。

盼信、读信,成了姐姐在山区的一大精神寄托。我的信,姐姐说是越来越有看头了,她不解地问我:“你从哪里汲取到这么多的成语,你的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出口成章的句子?”

我淡然一笑:因为亲情,因为父母的嘱托,还因为爱好,我必须把信写得更加漂亮、更加耐读。

弹指一挥间。许多年过去了,姐姐工作的“小三线”已经交付给当地管理。但早已和姐夫一同回到上海的姐姐,每每谈及“家书抵万金”,内心还是不能平静。她对我说:“正是有你写的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信,才使我度过了第一年的无助和伤感。而随着对当地生活、工作的慢慢适应,一切不再变得漫无目标,也少了许多寂寞,于是也就续写了我的人生。”

已成往事的书信,见证了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馨,见证了姐姐和我在青涩年代的成长过程,变得十分有意义。这些书信都保存至今,是家中的“无价之宝”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
// 切换登录方式star // 切换登录方式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