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!

我知道了

2024年10月11日

上一期 下一期
第八版:春申风
2024年10月11日

M 历史记忆

公稻和母稻

□ 刘岭梅

虽说杂交水稻技术首先由日本人提出,但研究成果一直不理想,而我国的袁隆平院士,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大规模杂交水稻育种技术,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。

我与杂交水稻有缘在1976年。那时,全国开始推广杂交水稻,我家所在的生产队有一大片农田被选为杂交水稻育种试点区,主要原因是那块土地肥沃,水利设施完善。

其时,老百姓对杂交水稻知识一无所知,但听到杂交水稻种子栽种,能大幅度提高产量,个个眼里放光。幸运的是,我父母都被生产队杂交水稻种植组选中,他们参加相关培训特别认真,很快掌握了全部种植要领。

杂交水稻种植要求很严格,水稻田两边先各种公稻秧苗一行,然后在两行公稻之间再种多行母稻秧苗。公稻和母稻长大后同时开花,公稻身高远高于母稻,这时候,父母和其他社员,来帮助杂交水稻授粉,我当时十岁,也被父母派上用场。我们两人一组,沿着水稻田的两边,清晨赶在太阳出来前,用长长的绳子,用力拉曳公稻,这样让公稻的花粉更好地对母稻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。我们连续工作好几天,直到水稻抽穗。

杂交水稻生长一段时间后,成熟了。公稻几乎没有产量,母稻粒粒饱满,用来作为杂交水稻的种子。第二年,我们的杂交水稻增产了20%。从全国来看,1976年到1987年,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,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养活6000万人。我国用不足世界10%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%人口的粮食问题。

我国杂交水稻在袁隆平的领导下,亩产从几百公斤到1000公斤,而在湖南衡阳,由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,双季稻达到了亩产1530.76公斤。此后,袁隆平还研究了海水杂交水稻的种植,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。





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。
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,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。谢谢!
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